1.个人概况:
张少华,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和领域:国民经济核算与测度,包括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增长、数字经济的规模测度与效应评估、量化因子模型实证、金融风险测度与影响研究、能源效率测度与分解研究。现任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阳城县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士,广东财经大学硕士,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学术带头人(2017--2022),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2021--2023),广州大学特聘教授C岗(2022-2025)。担任国内著名期刊的匿名审稿人。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地区项目以及面上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2004年读硕士开始已经累计发表CSSCI论文60多篇,特别是在国内著名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当代经济科学》《国际贸易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财经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发表40多篇论文,出版专著4部。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和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奖--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2013年、2014年、2015年)(排名第一)、浙江省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2013年、2014年、2015年)(排名第一)。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1项。
2.代表性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规面上项目:中国企业和城市规模分布异化的政策根源、形成机制与效率评估,2021年- 2024年,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规面上项目:“中国的“中部迷失”问题:典型事实、形成机理及宏观后果”,2017年-2020年,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内部根源研究,2012年-2014年,负责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共财政视角下中国经常项目调整模式的机制研究,2012年-2015年,负责人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测度及其影响研究,2022年-2024年,负责人
国家统计局的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23年度重大项目:中国数字经济投入产出表编制以及就业效应测度研究, 2023年-2025年,负责人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批特别资助:财政分权式贸易失衡:现象、特征、机制与影响,2014年-2015年,负责人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一等资助: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失衡的表里之辩,2013年-2014年,负责人
浙江省科技厅一般软科学项目: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功能分类视角的研究,2012年-2014年,负责人
3.教材与学术著作:
张少华.《财政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张少华:《中国经济增长的生产率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张少华和蒋伟杰:《中国的能源与环境效率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张少华:《中国城市规模和企业规模分布异化的影响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4.
4.代表性学术论文:
张少华和蒋伟杰:《中国的产能过剩:程度测算与行业分布》,《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张天华、张少华(通讯作者):《偏向性政策、资源配置与国有企业效率》,《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步晓宁、张天华和张少华(通讯作者):《通向繁荣之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管理世界》2019年第5期。
蒋伟杰、张少华(通讯作者):《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稳健估计与减排政策》,《管理世界》2018年第7期。
张少华、蒋伟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统计研究》2014年第3期。
张少华、蒋伟杰:《能源效率测度方法:演变、争议与未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
张少华、张天华:《中国工业企业动态演化效率研究:所有制视角》,《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3期。
张少华、蒋伟杰:《基于ISP指数的中国能源生产率再测度与分解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张少华、木鑫、陈鑫、黎美玲(通讯作者):《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视角》,《中国软科学》2024年第11期。
张少华、朱雪冰和陈鑫:《中国数字经济产业链的规模测度与循环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3期。
张少华和梁舒恬:《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创造:企业科技关联会创造超额回报吗?》,《中国软科学》2024年第1期。
5.荣誉与奖励: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4)
广东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3)
广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1)
广州大学优秀班主任(2020-2021学年)
广州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21-2022 学年)
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9)
欢迎具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经济科学、数理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知识背景的同学申请推免或报考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邮编: 530004
电子邮件:ahua16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