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西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2022年修订)》(西大研〔2022〕39号)的规定,新入学的研究生必须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依照其所学学科的培养方案要求,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和特点,制订培养计划。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对象
2024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二、操作步骤
(一)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1. 研究生登录“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查看学科培养方案,在导师或学院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填写《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表格见附件,也可在“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我的培养—培养计划”模块中下载)。
2. 研究生按照选课计划,在“我的培养—培养计划填写”模块中勾选课程。同时将经导师确认签字后的《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扫描成PDF版上传至研究生管理系统,纸质版(一式两份,班长统一收齐后)交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存档。
(二)学院审核
1. 学院结合培养方案设置情况,对学生提交的培养计划进行审核,操作路径:培养工作—培养计划审核。
2. 根据管理系统中“培养计划选课人数查看”功能,对研究生的计划选课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选课人数达不到开课要求的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注意事项
1.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学院审核的过程中,需对照培养方案严格执行,确保学科方向以及导师规定的必修课和必选课程被纳入到个人培养计划中。
2. 在个人培养计划未完成前,可进行临时保存。只有待课程勾选完成且《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导师签字上传后,才能执行“保存并提交培养计划”的操作。
3. 一旦课程选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中,一般情况下必须修读,其课程修读情况如实记载在研究生个人成绩单上。
4.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通过学院审核后,如果存在因所选课程未达到规定人数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开课的情况,研究生可联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
三、时间安排
2024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导师确定后立即着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制订以及学院审核工作需在2024年9月25日之前完成。请注意,超过规定时间,个人培养计划将无法提交研究生管理系统。
附件: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院
2024年9月18日
硕士(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姓 名:
学 号:
培养层次: □博士 □硕士
学科(专业)
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学 院:
导师姓名:
填表时间: 年 月
填 表 说 明
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按所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和特点共同制订。
2.该计划须经导师签章、学院审核批准方生效。学生的培养须按照此计划执行,导师负责监督本计划的实施。
3.此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两份)交学院存档。电子版经导师签章后上传至研究生管理系统。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日期 |
|
照片 |
政治面貌 |
|
民 族 |
|
婚 否 |
|
|
身份证号 |
|
|
学科名称及代码 |
|
研究方向 |
|
|
培养层次 |
□学术博士 □专业博士 □学术硕士 □专业硕士 |
|
培养类型 |
□全日制 □非全日制 |
是否跨学科(专业) |
□是 □否 |
入学前学历 |
年 月 毕(肄)业于 大学(学院) 专业本科 获 学位 |
入学考试成绩登记 |
考试科目 |
成绩 |
考试科目 |
成绩 |
|
政治 |
|
业务课一 |
|
|
英语 |
|
业务课二 |
|
家庭主要成员 |
姓名 |
年龄 |
与本人关系 |
何地工作或学习 |
政治面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简历 从高中开始 |
起止年月 |
学习(工作)单位名称 |
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程学习与学分审核要求
总要求 |
第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 学分,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70分,非学位课程、其他课程成绩不低于60分; 第2学年未修完规定课程学分或课程成绩未达到要求,予以退学。 |
课程 学分要求 |
学位课程 |
学分 |
|
非学位课程 |
学分 |
|
合计 |
学分 |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
|
|
|
|
学 位 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 学 位 课 ︵ 专业 选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其他课程包括跨专业学生需要补修上一学历层次的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学校统一开设的公选课程等。
三、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
总要求 |
第1学年后可组织学位论文开题,通过开题答辩,可进入论文研究; 第3年未完成开题答辩或两次开题答辩未通过,中期考核不通过,予以肄业。 |
具体 要求 |
阅读文献要求 |
第 学年进行文献阅读和选题读书报告,阅读文献量要求达到 篇,其中外文文献 篇,…… |
|
选题要求 |
论文选题围绕 开展。 |
|
开题报告要求 |
开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目的意义,论文研究目标、内容,研究思路方案,研究进度安排及预期成果等。 |
四、必修环节要求
项目 |
起止时间(或学时) |
主要内容与要求 |
备注 |
学术活动 |
202409-202706 |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 10 次□本人做学术报告不少于 2 次□参加校内举办学术会议不少于 8 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 2 次□做口头报告(或海报) 2 次…… |
|
社会实践(助研助教) |
|
□担任研究生助教岗位□协助导师承担教学、科研等辅助工作不少于60学时□到企业开展实践锻炼不少于半年或一年…… |
|
五、学位论文研究结题与结题考核
总要求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2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 研究生完成预期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初稿,于学位申请审核前至少1个月申请论文研究结题。 研究生在学习年限结束前3个月未通过结题答辩或两次结题答辩未通过,结题考核不通过,予以结业。 |
具体 要求 |
论文研究时间 |
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 年 |
|
论文工作量 |
学位论文不少于 万字 |
|
论文规范性 |
符合学校学位论文规范 |
六、学位(毕业)审核与学术成果要求
总要求 |
研究生结题考核通过,其学术成果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可进入学位申请审核环节。学位申请审核环节包括送审资格审查、专家评阅、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学位审核通过,准予毕业并授予学位。 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学位申请审核两次未通过,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符合毕业要求并通过毕业答辩,按毕业处理。未通过毕业答辩,按结业处理。 |
具体 要求 |
学位论文送审 |
第 学年 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双盲评审 |
|
学位论文答辩 |
第 学年 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
|
学术成果要求及 表现形式 |
(高水平学术论文、专利、新品种、软件、设计、作品、 成果转化等)
|
七、培养计划确认书
研究生确认 |
本培养计划是在学校相关制度和学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导师与本人双方讨论后确定的,本人已知晓培养计划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并同意按本培养计划完成培养环节,达到相应要求。 研究生签名: 年 月 日 |
导师确认
|
本培养是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和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经商议制订的计划,符合学校相关要求,同意按计划指导学生完成学业。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
学院意见 |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